“数智·创新·融合·赋能”再启新篇——2025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三知药师大会(KHPPF2025)暨河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药事管理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 | |||||
|
|||||
2025年9月19-20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河南省医院协会、北京同心共铸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河南省药学会药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三知药师大会(KHPPF2025)暨河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药事管理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50余位专家带来高质量的药学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会议现场吸引300余人现场学习交流,线上云直播观看达4100多人次。 本次会议以“数智·创新·融合·赋能”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学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内容涵盖基层用药安全、数据驱动药学服务、肿瘤精准药物治疗、药品评价与说明书外用法规范、三医协同等多个热点领域。会议还设置论文交流、壁报展示、标准草案意见征询等环节,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了平台。 一、开幕式开幕式由陕西省人民医院郭振军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以视频形式回顾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委会2024-2025年度工作足迹。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郝义彬,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董薇,河南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史艳玲,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荣誉会长黄正明教授先后致辞,深刻阐述了药学服务在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使命与方向,强调了药师角色转型与药学价值提升的重要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引领与实践动力。 郝义彬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药学服务正经历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深刻变革,药师已成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的主委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智慧药学、精准用药、科研教学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今后在专委会平台上,更需加强与全国同行的深入交流与学习借鉴;同时倡议开展药学服务的规范化、数智化、标准化研究,为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贡献药学价值。 董薇在致辞中指出,药学服务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师在合理用药、药品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在医疗质量安全提升、患者健康科普教育、智慧药学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方面,要以目标为导向,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同时做好评价工作。 史艳玲在致辞中指出,药学服务正迈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阶段。河南省药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助力构建药学服务新生态。 黄正明通过视频方式讲话,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鼓励广大药学工作者继续探索创新,推动药学事业迈向新高度。 推动药学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数智化、便捷化的宗旨,在本次年会中结出硕果。大会发布了2项团体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草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陈楠主委主持标准草案发布暨意见征询启动仪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专委会开放、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此外,大会启动了“同心药安全”科普共建公益项目,旨在推动药学科普传播,提升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主论坛20日上午,主论坛由解放军总医院赵冠人教授、郑州大学药学院刘伟教授主持。 授课嘉宾立足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与精准用药实践,兼具学术前瞻性、政策引导性和临床实用性,强化了药品全周期管理意识,推动了药事管理科研范式转型,促进了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拓展了抗菌药物研发与应用视野。 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张青霞教授围绕《不同剂型药品拆封后贮藏及效期管理》,通过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数据分析,系统梳理了药品贮藏错误类型、分级及引发因素。她详细解读了各类剂型开封后的使用时限规范,并提出了针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使用管理建议,旨在提升用药安全性。 华中科技大学张研教授在《管理科学研究范式与国自然基金申请》中,深入剖析了健康管理学科的定位与研究困境,强调“真问题”提炼与研究设计规范性的重要性。他系统介绍了管理科学框架,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趋势,提出选题应兼顾实践价值与学理创新,注重方法学严谨性与政策转化潜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岩教授以《临床问题驱动的药学决策研究》为题,结合其团队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真菌感染防治方面的多项研究,展示了如何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循证评价、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精准用药决策模型。他强调“临床问题→科学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的转化路径,体现了药学服务的科研创新与临床价值。 郑州大学药学院张恩教授在《抗菌药物研究进展与精准用药》中,聚焦细菌耐药机制与新药开发,介绍了其团队在耐药菌传播机制、光动力抗菌疗法、光敏剂设计、联合用药策略等方面的前沿工作。他展示了多学科交叉在抗感染药物研发中的优势,为未来抗菌药物精准应用提供新思路。 三、分论坛20日下午,5个分论坛同步举行。分论坛汇聚全国知名专家,聚焦药学服务前沿领域,将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医院药学与基层服务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不仅拓宽了药学人员的专业视野,也为推动药学服务转型、提升药事管理水平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动力,有效践行了“格物知新、至诚知心、磨砺知行”的大会理念,有效促进了药学领域的“致智、创新、融合、赋能”。
分会场一 用药安全提升计划(DSIP)基层药物服务能力提升与用药安全 分会场一由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孙楠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胡光煦教授主持。武汉市第一医院郭珩教授、东台市卫生健康委曹国平教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黄富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赵瑛教授分别就住院药学诊察工作实践、东台市基层药品联动医共体药学服务一体化实践分享、居家药学服务与基层用药安全、药学科普的“全矩阵”实践探索等内容进行授课。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明教授主持Workshop环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夏宗玲教授、安顺市人民医院王天元教授、濮阳油田总医院刘学理教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权晓晓教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李方教授围绕药学服务能力提升与便民服务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展开讨论。 郭珩教授、黄富宏教授进行总结。 会场二 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赋能药学服务转型 分会场二由郑州人民医院方圆教授、许昌市中心医院赵亮教授主持。青岛市市立医院孙福生教授、长治市人民医院刘玉强教授、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美霞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淑红教授分别围绕AI在药师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信息化驱动三甲医院药品成本与合理用药管控、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ADR报告和药物警戒研究、数智药学发展视角下的医院药学转型实践等内容进行授课。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刚教授主持Workshop环节,南京市第一医院张倩教授、丽水市中心医院骆松梅教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伟教授、太原市中心医院马医杰教授、南阳医专一附院聂建军教授围绕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赋能药学服务转型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展开讨论。 孙福生教授、王美霞教授进行总结。 分会场三 肿瘤精准药物治疗与药学服务实践 分会场三由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张梅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张楠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高君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游如旭教授、北京医院梁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杜琼教授分别围绕血液系统肿瘤的精准药学服务及案例分享、慢性病连续性药学服务:国内外发展动态与碎片化现状分析、临床药师在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阿贝西利血药浓度监测实践标准设计等内容进行授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书章教授主持Workshop环节,内蒙古人民医院王丹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龙明辉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边原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孙俊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占武教授围绕肿瘤精准药物治疗与药学服务实践案例经验分享展开讨论。 高君伟教授、游如旭教授进行总结。 分会场四 药品评价研究与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规范管理暨河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药事管理论坛 分会场四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葛朝亮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邵换璋教授主持。广州和睦家医院李晋教授、西安胸科医院熊朝刚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徐晨枫教授分别围绕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莱博雷生治疗成人失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生物靶向药治疗重度过敏性哮喘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临床研究助力学科发展、CRO治疗药物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授课。 河南省人民医院宋志玉教授主持Workshop环节,郑州人民医院徐玲教授、平煤总医院蔡薇薇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邢丽华教授、信阳市中心医院胡伟教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杨玉玲教授围绕药品评价研究与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规范管理实践分享展开讨论。 罗素霞教授、李晋教授进行总结。 分会场五 三医协同与药学服务质控管理 分会场五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王爱凤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边原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冯佳佳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袁红宇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航教授、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张岭处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齐跃东教授分别围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临床药学评估指标思考、质量管理助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践、药学服务在VTE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国家谈判药物综合管理和双通道未来发展、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中的优化管理分享等内容进行授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小菲教授主持Workshop环节,甘肃省人民医院杨孝来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赵杨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冀建伟教授、河南省中医院焦伟杰教授、郑州市中心医院王娜教授围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促进医院与专科高质量发展经验分享展开讨论。 王爱凤教授、陈小菲教授进行总结。 总结与展望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局的关键时刻,我国药学服务事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面向"十五五",药学服务发展将呈现五个方面趋势:一是基层药学服务能力将全面提升。通过统一用药目录、畅通上下级用药衔接,慢性病、常见病用药可及性将大幅改善。二是药学服务数智化转型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智能化药品配送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药学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药师服务模式将不断创新。药学门诊、长期处方管理、居家药学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将逐步推广,药师将更多参与到临床决策和患者用药管理中。四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县域中心药房、药品集中配送中心等建设将推进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下沉,偏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五是药学服务同质化水平将显著提高。通过总药师制度、药师巡诊、帮带基层活动等措施,基层药学服务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差距将逐步缩小。 本次学术会议不仅为药学同仁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更推动了药学服务从“药品供应”向“价值创造”转型,从“传统调剂”向“精准服务”升级。未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将继续秉承“格物知新、至诚知心、磨砺知行”的精神,推动药学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