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建会
  • 学术立会
  • 科技强会
  • 服务兴会
“标准+创新”双轮驱动——第二届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6日 来源:综合办


image.png


9月13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下称“医装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首部团体标准宣贯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医疗装备领域的年度盛会,大会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模式,线下吸引千余名专家、行业领袖与机构代表齐聚,打造高端千人大会;线上直播渠道同步开放,累计超5万人跨地域参与,共同聚焦产业创新发展。

本次大会以“创新引领、标准护航、融合赋能”为核心主题,不仅为行业搭建起前沿观点碰撞与技术成果交流的平台,更释放多项关键成果——首部医疗装备领域团体标准的宣贯落地,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指引。主办与承办单位凭借深厚的行业资源与专业背景,确保了会议的高规格与实效性,线上线下的广泛参与既扩大了会议影响力,也加速了创新理念与标准成果的传播,为我国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引擎。


开幕式:大咖齐聚,共绘行业发展蓝图,共绘行业发展蓝图

    上午8:30,大会在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大会执行主席、医装委轮值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常务副院长程晓东主持。


image.p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汪辉率先致欢迎辞,他强调,医疗装备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硬支撑”,此次大会落地杭州,将为区域乃至全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搭建重要交流平台。


 随后,多位领导与专家致辞,从政策、产业、科研等多维度为医疗装备发展建言献策:


image.png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徐波教授致开幕辞,大会以“创新驱动、标准护航、融合赋能”为主题,汇聚医研产学用各方力量,共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与临床转化,发布首部团体标准并启动全国宣贯,旨在突破“卡脖子”瓶颈,加速中国从医疗装备制造大国迈向创新强国,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image.png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通过视频连线强调,医疗装备创新,需医疗机构(提供临床需求)、科研院所(攻克技术瓶颈)、企业(成果产业化)、投资机构(资金支持)多方协同。大会后续发布的标准与成果,将为产学研协同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参考模式。


image.png


国务院国资委原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局原局长张涛认为,医疗装备产业链长、涉及广,需行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及旗下医装委牵头办会,体现责任担当,为产业注入组织动能。


image.png


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邱雪挺分享浙江实践:近年浙江通过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培育,培育了一批优质医疗装备企业与项目。大会落地杭州,既是对浙江成果的认可,也为浙江对接全国资源、学习先进经验提供契机,助力打造医疗装备创新高地。


image.png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荣誉会长黄正明教授表示,全球医疗装备正迈向智能化、精准化,我国企业需直面国际竞争、把握国内医疗改革机遇。本次大会“技术 + 标准 + 应用”三位一体的交流模式,能帮助行业少走弯路,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image.png


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陈啸宏在大会中指出,医疗装备是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其创新发展需突破技术瓶颈,也离不开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近年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在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进步,但仍需打通“科研—转化—应用”全链条。此次大会落地杭州,为各地交流经验、对接资源搭建平台,有望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主持专家


image.png

程晓东常务副院长


image.png

孙丽萍教授


image.png

王波定院长


image.png

江志强书记


成果启动与发布:著作、标准、技术齐落地,破解行业痛点


开幕式后,大会随即进入重磅成果发布环节—— 多项关键项目集中启动或发布,引发全场关注。本环节由医装委副主委兼秘书长、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教授孙丽萍主持。


image.png

在孙丽萍教授介绍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双龙做重要讲话,并宣布两本专著编写正式启动。


image.png


徐波教授、朱双龙副总编辑、孙丽萍教授、程晓东常务副院长、冷冰主委、陈浩主委、王波定院长、万健副院长、王振清院长、胡亮副院长、顾海燕常务副秘书长、江川科长12位专家登台携手启动,两本专著将系统梳理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为行业提供权威学术参考。


image.png


在医装委副主任委员、宁波市第二医院院长王波定介绍后,《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规范》团体标准亮相。黄正明教授、徐波教授、孙丽萍教授、程晓东常务副院长、王波定院长、江志强书记、谭蔚锋主委、孔小红教授、王洪柱副科长、张勤主任、张新兰处长11位专家参与发布仪式。该标准明确了医疗装备从技术研发到临床转化的流程与要求,填补了行业创新转化领域的标准空白,为科研成果“落地生花”提供清晰指引。


image.png


黄正明、徐波为6家团体标准参与编制单位授牌,包括南京市第一医院(孔小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谭蔚锋)、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张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王洪柱)、上海国研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岳鹏)、江苏天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文炉),感谢他们为团体标准建设做出的贡献。


image.png


《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评估指南》《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膜使用规范》同步启动制定。《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评估指南》团体标准启动仪式在医装委副主任委员、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党委书记江志强介绍后顺利启动。黄正明教授、徐波教授、孙丽萍教授、雷鸣教授、程晓东常务副院长、林进秘书长、江志强书记、邢文华副院长、孙树杰主任、马燕红主委、顾海燕常务副秘书长11位专家参加启动仪式。


image.png


《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膜使用规范》团体标准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中心主任李长忠介绍后成功启动。


image.png


李长忠主任、程晓东常务副院长、张蔚副院长、杨华清教授、杨波副院长、王新波主任、陈卫华副主任、潘姿璇主任、江川科长、王洪注科长10位专家参与启动仪式。专家团队将细化内容,进一步完善医疗装备标准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image.png


在孙丽萍教授介绍后,内镜图像智能诊断系统发布仪式正式启动。孙丽萍教授、王波定院长、程晓东常务副院长、杨华清教授、陈巍峰主任、陈韬副院长、顾伟主任、万健副院长、王振清院长、徐胜前主任10位专家上台参与启动。这标志着医疗装备“智能化”应用再添新成果,未来将大幅提升临床诊断效率。


主旨报告:专家解读行业热点,指明发展方向


上午十点起,一场场干货满满的主旨报告相继开讲,行业顶尖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家政策、标准建设、临床应用等核心议题分享前沿观点:


image.png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荣誉会长黄正明教授以《新时代,高质量转化科技成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为题,深入分析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提出“政策协同+平台搭建”的破局思路,为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提供方向。


image.png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医疗器械监管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研究员王兰明,以《鼓励和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角度》为核心报告主题,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角度解读政策,详解如何通过优化监管服务鼓励企业创新,让参会企业代表直呼“解渴”。


image.png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作了题为《医工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强调“医工融合”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生态的建议


image.png


医装委主任委员徐波教授以《标准与创新:医疗装备行业的双轮驱动与实践探索》作总结报告,指出“标准是创新的底线,创新是标准的升级动力”,并分享医装委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为未来行业发展指明路径。


image.png


北京中卫生物科研转化研究中心张永钰介绍了平台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核心资源优势与实践成果,引发与会高校科研团队、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为破解“科研与产业脱节”难题提供了“中卫生物方案”。


分会场:多领域深耕,推动细分赛道创新


image.png


image.png


当天下午(13:00-18:10),大会设置多场分会场,聚焦医疗装备细分领域,推动精准创新: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首期《医疗装备创新与转化规范》团体标准培训会及第五届妇产学科创新转化交流展示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康复装备创新发展大会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眼科装备创新发展大会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二届肝胆智能装备创新技术专利展演活动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神经外科装备创新发展大会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医疗机器人创新成果展演活动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泌尿外科装备创新发展大会 

第二届(2025)中国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重症康复装备创新发展大会

此次杭州盛会,不仅是医疗装备行业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搭建了“医、研、产、学、用”深度交流的桥梁。随着各项标准落地、技术转化与学术研究推进,医疗装备行业将迎来更规范、更创新的发展新阶段,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坚实的装备支撑!


image.png

下一篇: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妇科新进展学术会议暨山西妇科医师微创技术与规范诊疗研讨会成功举办
上一篇: 没有了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备案图标 (1).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