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多方合力 共筑全民健康生态——202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促进发展大会在渝召开 | |||||
|
|||||
|
金秋时节,红滩溢彩。10月24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促进发展大会”在山城重庆召开。本次会议以“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攻坚克难、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行业代表等百余人,共同探讨健康促进领域的创新路径,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新动能。
锚定健康中国战略,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作为医药教育与健康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跨学科资源整合等核心议题。就基于多组学的胶质瘤精准诊断、代谢重编程与心肌增殖再生、液体活检融合技术的应用前景、小肠疾病内镜诊治新进展、免疫性皮肤病诊疗新进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推广、中国儿童近视防控的发展动态、儿童眼科诊疗实践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会亮点频出,与会专家共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王雅杰教授主持会议
10月24日14时,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大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担任主持。出席本次大会的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杨清仁,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胡怀东,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罗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促进办公室主任王锡萍等领导、专家。
开幕式上,莅临现场的领导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且富有指导性的致辞。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胡怀东书记在致辞中强调,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及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健康中国建设指明方向。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部分肩负使命,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科室建设、专科发展、人才培养及健康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本次大会为行业同仁们搭建了交流分享平台,对凝聚行业共识意义深远。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杨清仁书记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会聚焦智慧检验技术创新、免疫性皮肤病诊疗突破、消化内镜精准化发展和儿童眼科规范化建设四大领域。致力于通过深入研讨和前沿交流,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推动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标准化推广。同时,协会作为全国性4A等级社会组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履行服务会员与社会的核心职能,为实现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协会重点推进分支机构规范化管理、学科融合发展及综合队伍素质提升,推动健康促进品牌建设,通过科学传播、公众教育和优质服务,树立行业标杆,增强公众对健康服务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全面提升医药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与社会效益。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学术演讲环节。
第一学术单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主持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平轶芳教授在《基于多组学的胶质瘤精准诊断基于多组学的胶质瘤精准诊断》讲座中强调,尽管肿瘤微环境重要性渐获认识,但目前缺乏结合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成熟诊断体系,难以全面解读病理特征。空间组学技术进步为精准医学提供新方向,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冷/热免疫研究发现,胶质瘤微环境中髓系免疫细胞分布和表型变化影响治疗响应,提示需动态监测疾病演进。多组学联合分析既能解释胶质瘤独特分子机制,又能开发基于AI的临床诊断工具识别特定亚型。局部微环境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关键信息,优化药物联合干预策略,解析免疫治疗失败原因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第二学术单元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伟教授主持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王伟教授在题为《代谢重编程与心肌增殖再生》讲座中指出,心肌梗死治疗早期死亡率低但愈后差,原因是血管开通前大量心肌坏死,超70%患者5年后发展为心力衰竭。并强调了心肌再生研究存在诸多难点;双标记系统检测显示,促进再生关键是将心肌细胞更新率从0.3‰提升至3%甚至30%,而且心肌细胞增殖有特殊性,胞核可分裂但胞质分裂困难,易多倍体化或多核化,缺乏有效标记物阻碍精确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何彦教授在题为《液体活检融合技术的应用前景》的专题讲座中,围绕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探讨了液体活检技术在临床诊断与精准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近年来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多组学、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在提升液体活检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针对肿瘤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关键应用场景展开了深入剖析。
第三学术单元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超超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宁守斌教授在题为《小肠疾病内镜诊治新进展》专题讲座中指出,小肠出血主要由血管畸形引发,传统内镜难以确诊,需实时监控和钛夹标记治疗等先进技术手段;动脉性出血尤为棘手,通过内镜直视发现畸形血管破裂,成功解决了多年无法确诊的病例难题。此外,内镜技术还可有效治疗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等罕见病,凸显了其临床价值。
2025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促进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不仅加强了行业内的沟通与合作,也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会议期间,专家围绕科研创新、最新诊疗技术应用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展示等多种形式,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我国医药健康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