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建会
  • 学术立会
  • 科技强会
  • 服务兴会
战胜肿瘤顽疾,重在“预防+治疗”——2022 CMEA肿瘤防治大会暨精准治疗、 患者教育、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山东泰安举行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7日 来源:秘书处

8月13日,2022 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暨精准治疗、患者教育、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山东泰安顺利举行。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此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设立1个主会场,18个分会场,同时借助网络各个媒体平台以及通过卫星实时转播的方式,将本次大会研讨盛况传播至全国各地(据统计,当日线下150余名专家教授参会,线上10万余人同步收听收看了大会实况)。

 image.png

上图为2022 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协会所属18个肿瘤相关专委会承办,北京海金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image.png

上图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院院长黄正明院士在2022 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上致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院院长黄正明院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研修四部弓志军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艾辉胜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梁会亮,北京海金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学兵等领导、专家在线下出席大会。黄正明院士、弓志军主任、齐学兵董事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image.png

上图为北京海金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学兵在2022 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上致辞

 黄正明院士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是全国医学、药学、教育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一级协会。成立30年来,始终以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于人民健康生活为己任,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躬行实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跟国家卫生健康战略规划,顺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顺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顺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的启动与实施”的落地,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的状态下,我们几经研究谋划,几经延期举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如愿以偿。本次大会的择机召开,正是:思国家之所谋、应政府之所需,想百姓之所急,解健康之所难。

据统计,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中国癌症患病人数多,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对于中国而言,将癌症预防和治疗干预纳入卫生计划,将有助于降低未来的癌症负担,同时推动抗癌创新药物的发展,“预防+治疗”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战胜重症顽疾,守护人民健康。

为深化推进医疗临床科研,建立健全现代临床诊疗制度,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我们瞄准前沿,聚焦难题,汇聚智慧,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肿瘤学家,围绕“肿瘤防治、协同抗癌、临床试验和受试者招募”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一天紧张而精彩纷呈的大会,通过邀请17名国内外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前沿学术报告的演讲与交流,初步就协作进行创新性临床研究、征集临床实践经验、构建国内团体标准及其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了专家共识。

 image.png 

上图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艾辉胜主任在2022 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上作专题报告

通过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力求为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及其药企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新资讯、探索新发现、确立新理念。同时在促进研企合作与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智慧医疗的重大实践中,开阔国际视野,开拓国际市场,共建抗癌智库,共享诊疗经验,共谋管理路径,共探临床研究,共克瓶颈难关,共商成果转化,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造福于人类健康!

本次大会的顺利成功召开,得到了盆腔肿瘤专委会、肺部肿瘤专委会、胸外科专委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肿瘤转移专委会、麻醉专委会、乳腺疾病专委会、造血干细胞专委会、头颈部肿瘤专委会、腹部肿瘤专委会、骨与软组织专委会、介入微创治疗专委会、肿瘤化学治疗专委会、肿瘤放疗专委会、老年医学与健康促进专委会、血液学专委会的专家教授的积极参会、学术交流与贡献智慧。


下一篇: 全国首届养老标准化病人(SP)师资班顺利结业!
上一篇: 聚焦肿瘤发展 共话头颈疾病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备案图标 (1).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