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建会
  • 学术立会
  • 科技强会
  • 服务兴会
全国首届中医手法学术交流大会暨中医养生产业论坛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8日

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继教部和中医健康规范化示范基地承办的“全国首届中医手法学术交流大会暨中医养生产业论坛”,于2017年11月1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19日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汇聚海内外近200名嘉宾参会,并见证了大会的盛况,重点研讨并交流“中医养生、徒手塑形、脊柱健康”等话题,展示了未来的发展和趋势。大会秉承“传承、发展、共建、和谐”的宗旨,与大健康产业各界人士携手与共,并肩协办。

现将大会的盛况纪要如下:

中医人不忘祖国母亲的关怀,所有参会人齐声歌唱《歌唱祖国》

陆国副会长代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会长出席大会并庄重宣布大会开幕

首先,本次大会主席黄小进先生致欢迎词。他指出:本次大会旨在优化整合行业资源,将世界领先脊柱医学技术、临床实践经验与脊柱健康,以及中医养生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和科学总结出的各种临床特色疗法,介绍、推广、传承出去,让更多中医人掌握的更多、更快、更好,全面促进健康产业的大发展;同时,团结海内外对脊柱医学、中医养生有共识的各界学者、教授、专家、民间医生、高级技师,共同谋划大健康产业美好的明天!

大会主席黄小进先生致欢迎词

随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杜亚宏副秘书长为大会作了热情洋溢讲话。他在介绍了协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处的国内学术地位,以及个人的深切感悟后,深情地指出: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中医药事业得以发展、壮大。希望所有中医人共同努力,携手前进,为中医药产业的明天而艰苦奋斗!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杜亚宏副秘书长讲话

接着,大会秘书长张明锡先生致答谢词。他在答谢词中表示:我们一起从无到有,已经经历了几届技术交流会的升华,经过几番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的申报,今天,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正明会长的正确领导和副会长们的支持下,才有了此刻齐聚一堂的欢乐,共同目睹的这场“全国首届中医手法学术交流大会暨中医养生产业论坛“的盛典!长久以来,我们秉承“传承、发展、共建、和谐”的宗旨,与海内外从事、关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共同创造和培育着“中医养生、脊柱医学、徒手塑形”的美好明天!

大会张明锡秘书长致答谢词

 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爱心公益活动”授旗仪式。“爱心公益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时代精神的价值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优良传承。本次大会将“全国弱势群体健康公益万里行”、“全国青少年近视眼预防公益行”,“全国脊柱健康公益行”的大旗授予董大寨、齐文婷、曹继中三位同志,希望新的一代中医人接过历经四年,收益人数达7万人次的公益活动接力棒,继续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接旗人现场共同宣读了“公益誓词”。

大会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公益行活动授旗接旗”仪式

鉴于刘芳彦、齐耀中、曹龙、姚君弘、张冯清等诸位专家教授,传到授业解惑,热衷公益活动,专注传统医学,关注医养事业,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却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谁是新时代的中医人”。经大会组委会讨论,授予他(她)们2017·中医药养生产业特殊贡献奖。

获2017年中医药养生产业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

大会开幕式后,18日上午、下午和19日全天的重头戏是:安排29位国内、境外中医知名教授授课,并做现场徒手操作演练,他们是:曹龙、施伽、周黎、王溢德、盖梅恩、崔玉功、董大寨、徐嘉尉、王秋香、张萍、姚君弘、蒋又祝、齐耀中、包寒毅、张菁蓉、俎宁、曹继中、张冯清、许斌、牛洪峰、陈谷超、雷顿、巴俊、代艾灸、许基宏、陈建东、张明锡、黄小进、彭子明,效果极佳!

29位国内境外中医知名专家作了现场演讲和实际徒手操作表演

闭幕式上,组委会对一批“徒手整形、中医养生、整脊正骨”有成就、有奉献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嘉奖!

组委会对一批有成就有奉献的专业人士嘉奖

大会之余的晚上,还为全体参会嘉宾安排了自编自演、气氛欢快热烈的歌舞表演,参会嘉宾满心欢喜!

19日下午,大会圆满结束!参会嘉宾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项目交流、相互提高、共筑健康产业、推动中医养生、脊柱健康、徒手塑形的平台,是一次学术最为专业,水准最为高大上的大会!期待下一届“全国中医手法学术交流大会暨中医养生产业论坛”再相聚!

最后,大会主席黄小进深情地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宣布:希望更多的中医人共同努力,传承发展中医文化,发扬民族传统,撑起“中医药产业”的梦想之帆,在实现“中国梦、中国情”的道路上勇往前行!

大会合影留念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继教部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下一篇: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2017年终总结大会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
上一篇: 继续医学教育部简介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备案图标 (1).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