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乳腺疾病多学科诊治研讨会暨2016乳腺癌长城论坛在京召开 | |||||
|
|||||
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乳腺专病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乳腺疾病多学科诊治研讨会暨2016乳腺癌长城论坛”于2016年2月26-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有:中国抗癌协会资深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委员会委员、著名乳腺肿瘤专家张嘉庆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著名药理学家黄正明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相关领导,我国著名乳腺疾病专家刘荫华教授,江泽飞教授,段学宁教授,范志民教授等,以及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500余名乳腺疾病诊治及研究领域的专家。 第二届乳腺疾病多学科诊治研讨会暨2016乳腺癌长城论坛现场 第二届乳腺疾病多学科诊治研讨会暨2016乳腺癌长城论坛部分与会专家: 左上:黄正明会长;右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领导; 左下:张嘉庆教授;右下:王建东教授 会议由大会主席、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东教授主持;黄正明会长、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张嘉庆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大会包含中青年论坛、乳腺疾病精准诊疗研讨会、《中国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热点筛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课题说明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等议程,相关专家、学者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及精彩的点评,涵盖了目前我国乳腺疾病研究领域各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包括乳腺肿瘤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当前的治疗理念与技巧、新理念新技术的结合以及我国乳腺肿瘤研究水平与国外相比的优劣之处、精准医学的重要性等。 部分进行学术报告的专家: 左上:刘荫华教授;右上:江泽飞教授; 左下:段学宁教授;右下:范志民教授 其中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刘荫华教授做了题为《乳腺癌外科—规范与精准并重》的报告,介绍了基于乳腺癌TNM 分期的精准治疗;解放军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带来了题为《精准时代乳腺癌治疗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的专题报告,针对精准医学时代乳腺外科治疗的十大问题,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段学宁教授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评价新辅助化疗的标准不应仅停留在形态学水平,而应重视其对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范志民教授则报告了《2015 SABCS外科新进展》,指出了在现有共识和研究证据下,应当怎样使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大会报告精彩纷呈,获得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中国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热点筛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课题的推广介绍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开幕式后举行了此课题的签约仪式,相关专家领导还针对此课题的相关内容接受了记者采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教授(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东教授(右)接受采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发起这个课题的初衷是因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肿瘤的第一位,乳腺癌死亡率位居女性肿瘤第六位。对比女性肿瘤的死亡率来说,乳腺癌的死亡率从第5位降到了第6位。也就是说,在近日精准医疗的发展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有了良好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基因检查产品大多来源于西方人种的数据,如果我们有中国人自己的数据的话,会对中国人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乳腺专病中心王建东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热点筛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这个课题,可以为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详细的基因信息,也可以给乳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指导性的方向。这个课题的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初病未治的乳腺癌患者,因为他们可以获得免费的乳腺癌相关基因检测,并且有专业人员的随访,治疗情况的一对一跟踪。第二受益群体应该是临床医生,中国乳腺癌突变基因图谱的描绘,可提供基因检测的对比参考,同时海量数据还能解答许多临床上遇见的相关问题。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会使乳腺癌这一疾病在研究与治疗方面产生新的进展,推进《中国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热点筛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课题的实施,为广大的乳腺癌患者做出贡献。 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秘书处 2016-3-10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