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签约仪式会议纪要 | |||||
|
|||||
猴年正月月末,节日的喜庆尚未退去,北方的天气咋暖还寒,安徽蚌埠已是花吐蕊柳抽芽,展现出融融春意。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计划开启之年,更是我会深入贯彻并实践“学术立会、科技强会、服务兴会”理念之年。3月5日,时逢惊蛰,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深圳得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得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我会“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签约仪式”在蚌埠怀远经济开发区大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礼堂隆重举行。这是我会猴年开启的第一个重要的会议,本次会议共有三项主要内容:(1)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会”成立;(2)王凤仪医道研究会更名为“中华医道研究会”;(3)“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签约仪式。大会还邀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及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大会会场 会议由王仁杰副会长主持,首先进行第一项主要内容,由常务副秘书长杨新波宣读了协会关于成立“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会”的决定。该研究会的成立,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又增添了一支新生力量,壮大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的组织,填补了我会中医药专业理论研究的空白,对于拓展新的业务是不可多得的专业队伍。会议在于福秘书长主持下选出了由孙尚传副会长为首任“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研究会”主任委员、王君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以及其他成员为研究会的领导班子,并通过了孟凯韬(西北大学二级教授)、黄顺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于景元(中国航天系统工程与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等专家为研究会顾问的决定。 黄会长向新当选的研究会领导成员发聘书 第二项内容由殷进功副会长宣读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关于王风仪医道研究会更名的决定。随着国家有关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王凤仪医道研究会的名称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需求,发展因此受限。改名以后的研究会则会大大的提升协会开拓发展的空间,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和理论。经相关专家进一步论证,批准由现在的王凤仪医道研究会更名为“中华医道研究会”。 随后在全体参会人员见证下,大会进行了第三项内容,由我会黄正明会长与深圳得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尚传共同签署了“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该协议的签订,体现了协会及孙尚传领衔的团队为振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瞻远瞩和决心,是贯彻和落实协会科技强会理念的又一举措,并增强了协会发展后劲,调动协会广大专家学者发掘研究和弘扬祖国医学宝藏的热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的签订,必将打造为我会又一个核心品牌。此外,会上提出该科研项目将于3月底开始申报,4月份评审,6月份公布评审结果。 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签约 孙尚传董事长和黄正明会长还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孙董事长说,挖掘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对祖国医学最好的传承和发展,用新的理论阐述,就是将祖国医学纳入现代科学轨道,使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两种不同的中西研究方式在现代得以有机地融合统一,最终将我国的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并重并举、弘扬光大。 黄正明会长在讲话中首先对新成立的研究会表示祝贺,指出“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会”的成立,对于贯彻和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规划2016-2030》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升哲理科学,促进中医理论研究,搭建起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讲话中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了孙尚传董事长对健康产业意义深远的战略投入,指出协会的作用和功能必须在新形势下加以深化和扩充。“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会”的成立和王风仪医道研究会的更名,就充分体现了我会功能的拓展和完善,对于协会今后加快创新发展,办大办强十分有利。也再一次证实我会在当前社团组织转型期已进入加速行驶的快车道。而“孙思邈中医药专项课题立项支持协议”的落地更彰显我会对中医药事业的贡献及我会“学术立会、科技强会、服务兴会”先进理念,并开创了会企合作搞科研的新模式,对内在协会工作和内容等方面、对外在协会形象和影响力等方面也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最后,孟凯韬教授做了关于哲理科学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中西科学研究的不同思路、不同标准,用创新的理论证实传统医学的科学性和优势。 孟凯韬教授做学术报告 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圆满的完成了预定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猴年良好的开端,对协会开展2016年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加本次会议的来宾还有何华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殷放(无锡国医堂总监)、刘振华(266医院原院长)、卢保平(工信部)、苏式兵(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符德玉教授、孟庆轩教授、夏冰教授等专家学者。本次会议得到了深圳得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大富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 秘书处 2016-3-8
|
|||||
|
地址:北京丰台西局东街华源一里18号楼二层 邮箱:mishuchu9986@126.com 邮编:100071
培训咨询监督电话:010-52596050 转 6016 继续医学教育部电话:010-82330980 监督投诉电话:010-52596050转607 秘书处电话:010-52803990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059730
京ICP备1104301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342号